湘江之畔,鱼鲜与酱香交织成秋日序曲。长沙网红餐饮“耕渔雅院”内,晨露活鱼在锅中翻滚,淋入李锦记薄盐生抽的瞬间,鲜香漫溢——这场以“锦秋雅宴,饭稻羹鱼”为主题的味觉盛宴,正是李锦记发扬中华优秀饮食文化之“弘扬中国味”系列活动的第二站。百年品牌以薄盐调味为笔,串联湖湘千年渔耕文化与健康潮流,携手湖南都市频道,在三湘大地续写中华饮食文化传承新篇。
承百年使命:以酱料为桥,联结传统与健康
自1888年创立以来,李锦记始终以“发扬中华优秀饮食文化”为使命。此次登陆长沙,是李锦记继首站赣鄱大地后的又一探索——瞄准湖南“鱼米之乡”的饮食底蕴,以百年酿造技艺为湘菜赋能。李锦记中国企业事务总监赖洁珊表示:“我们希望用薄盐系列产品,让湘菜在保留‘鲜辣醇厚’灵魂的同时,跟上现代人的健康需求。”
李锦记“中国味”第二站落子长沙
这场盛宴选址极具巧思:耕渔雅院的鱼鳞灯墙面、渔船主题包厢还原着湖湘千年渔耕文化,而网红打卡楼梯等现代设计又契合长沙的潮流气质,传统与时尚在此交融。
多方携手:织就湘味创新生态网
以“媒体关注、协会引领、名店参与、经销商助力”的多方联手,此次的联动让湖湘味的创新有了本地的坚实支撑。合作的湖南网红餐厅,以年轻化的场景呈现“饭稻羹鱼”的千年底蕴,让老味道更易被年轻人接受。中国湘菜大师、长沙市餐饮行业协会副会长黄明辉对活动高度认可:“既守住了湘菜的味觉根基,还注入健康活力,这才是湖湘味道的活传承!”
而与李锦记携手二十余年的合味董事长张琼,作为品牌经销商代表,更懂两者的默契:“从街边小店的一碗米粉,到特色宴席的招牌菜,李锦记的调料总能精准契合湘菜的‘湘味’。”
耕渔雅院创始人、中国湘菜大师童石柱(非遗传承人)则现场演绎招牌菜“饭稻羹鱼”——遵循古法煎焖晨露活鱼,摒弃传统重盐,改用李锦记薄盐生抽提鲜,搭配香脆炒米,让这道古籍里的非遗菜变成“朋友圈打卡款”。他直言:“我们做的不只是菜,更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
长沙市餐饮协会副会长黄明辉先生(左上一)、耕渔雅院创始人-非遗传承人童石柱先生(右上一)、李锦记经销商代表-合味董事长张琼女士(左下一)对李锦记高度认可
减盐先行:让湘菜“鲜”得无负担
活动精准响应湖南省“减盐减油”行动计划。针对湘菜“重味易高盐”的痛点,李锦记薄盐系列成为核心解决方案,减盐的同时用天然成分锁住鲜味,不抢食材本味。就像非遗美食“饭稻羹鱼”的呈现,加入李锦记薄盐生抽 ——一口下去,是千年的鲜香,也是当下的健康。这不仅是一道菜的升级,更给湘菜发展指了新方向:传统味不等于“重负担”,用优质减盐调料做支撑,老湘菜也能跟上健康消费的步伐,成为更多人餐桌上的常客。
耕渔雅院创始人童石柱先生用李锦记薄盐生抽复刻千年“饭稻羹鱼”
宴会上,多道湘菜皆以薄盐系列调味:薄盐生抽让“饭稻羹鱼”鲜而不咸,薄盐白灼汁保留凉拌秋葵的脆嫩本味,薄盐蚝油为带汁黄牛肉增添醇厚底味,而薄盐生抽则让浸辣椒花肉炒鲍鱼少了咸腻、多了清爽——这些产品不是喧宾夺主,而是做湘菜的“味蕾助推器”,让食材本鲜被更好地激发。
李锦记薄盐系列产品适配经典湘菜,减盐不减鲜
网红破圈:让湖湘味火遍全网
为打破地域限制,深度融入湖南网红美食文化,现场还邀请小红书博主现场“沉浸式尝鲜”,用图文分享雅宴美食与场景,把“饭稻羹鱼”从“非遗菜”变成年轻人热议的“打卡款”。当“减盐湘菜也能这么鲜”的感叹在社交平台传开,湖湘味已跳出长沙,朝着全网出圈的方向迈进。
博主沉浸式打卡李锦记“锦秋雅宴,饭稻羹鱼”美食体验活动
从非遗传承到健康创新,从本地联动到网红出圈,李锦记此次“中国味”湖南站,不仅是一场味觉盛宴,更是百年品牌对中华饮食文化的鲜活诠释——以300多种优质酱料为纽带,让地方老味道既守得住根,又玩得了新。“未来,李锦记还将带着‘中国味’走向更多地方,把中华优秀饮食文化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赖洁珊总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