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守护
7月13日至14日,由上海市食品学会主办的“2023食品安全与检测技术创新论坛”在上海举行。上海市食品学会名誉理事长潘迎捷、理事长王锡昌,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所长吴晓明等行业专家,和李锦记等知名食品企业参与盛会,围绕食品质量安全的管理及技术创新发展进行分享与探讨。
李锦记多款产品亮相2023食品安全与检测技术创新论坛
本次论坛特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世界自然基金会、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等权威机构的专家及代表,深入细致地解析了食品安全法规标准、食品检测新技术、供应链安全、食品安全检测与控制等话题,现场分享互动、气氛热烈。
食品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共谋发展创新
在专题论坛上,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食品法规及标准主管曾苑玲,分享了主题为《调味品行业最新团体标准交流》的报告,围绕《减盐酱油》及《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酱油、蚝油、辣椒酱》等多份团体标准进行解读。李锦记作为中国调味品协会团体标准《减盐酱油》的起草单位全程参与该标准的制定,已于2023年2月7日发布,并于5月1日正式实施。在产品层面,李锦记的减盐系列近年层出不穷:薄盐生抽、薄盐醇味鲜、薄盐味极鲜、薄盐头道……用多款薄盐产品为消费者带来“减盐不减鲜,美味更健康”的味觉体验,以此响应国家减盐、减油、减糖的“三减”号召,助力健康中国发展。
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食品法规及标准主管曾苑玲演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始创于1888年的李锦记一贯重视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绿色设计”理念和模式,在产品的原材料、包装设计、使用感受等方面持续升级,致力减低对环境的影响,贯彻可持续发展。同时在论坛现场分享了李锦记对于蚝油、酱油、辣椒酱在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标准的经验。
在“绿色生产、绿色运营”领域,李锦记也是成绩斐然:李锦记是全国首家启用光伏发电系统的调味品企业,位于广东江门的新会生产基地设有一期、二期的太阳能光伏项目,太阳能板总覆盖面积约5万平方米,大幅节省传统电力及天然气能源的使用,其富余电量可接入当地的社会公共电网,以缓解公用电紧张。李锦记还是全球首家将地源热泵应用于生产酱油的企业,通过地下打通1700多口井,利用恒温的地热能源作调节,为酱油发酵提供热水和冷水,能源效益也比普通冷水机组高一倍,碳排放可减少20%至60%。
李锦记新会生产基地的绿色生产措施
2022年6月,李锦记首台零碳氢能源物流专车正式投入试用。有别于传统的电动车,零碳氢能源物流专车通过氢和氧结合,只产生电能和水——电能输出供车辆使用,水则排出车外。运输过程实现零碳排放,由此开启酱料行业绿色运营的新里程。
首台零碳氢能源专车,使李锦记向绿色物流迈进
秉承“思利及人、造福社会”的企业价值观,恪守“100-1=0”的品控理念,铸就了李锦记的出众品质,从而获得广泛信赖与喜爱:产品入选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G20杭州峰会、厦门金砖会晤、全国学生运动会等诸多国家级活动……真正实现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李锦记”的企业愿景。
论坛现场,多款经典产品与新品亮相李锦记展台:不仅有深受消费者欢迎的旧庄蚝油、财神蚝油、蒸鱼豉油等;更有全新上市的“0添加原酿生抽”,充分保留酱油的精华,快速激发食材本身的鲜美,豉香浓郁、一滴入魂;薄盐蚝油和薄盐头道这对“神鲜CP”的亮相,再度成为现场焦点;“一招胜”系列菜谱式调味料,使在家也能做出地道的小龙虾、麻辣香锅、蜜汁叉烧等佳肴,令厨艺小白秒变“烹饪大师”。
李锦记的多款经典产品与新品
上海市食品学会成立于1979年,是由上海广大食品科技工作者和相关食品企事业单位组成的上海学术性社会团体,是发展上海市食品科技事业的中坚力量。李锦记中国企业事务总监赖洁珊表示:“作为学会的理事单位,李锦记将继续恪守‘100-1=0’的品控理念,并秉承‘永远创业精神’,不断推出安全、营养、美味的酱料产品。李锦记愿与各协会及同业携手,强化食品安全与技术创新、推动食品产业发展,将中华优秀饮食文化发扬光大!”